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,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、普及道德规范、宣传道德楷模、引领道德风尚,推进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,按照市文明办《关于在全市开展“道德讲堂”建设工作的通知》(郴文明办〔2012〕4号)精神要求,求,我校决定开展“道德讲堂”建设活动,特制定以下建设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全面实施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,以“身边人讲身边事、身边人讲自己事、身边事教身边人”的形式,围绕社会公德(礼仪)、职业道德(诚信)、家庭美德(和睦)、个人品德(友善)四个方面开展活动,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,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,为教育强校提供思想道德保障。
二、建设原则
1、实践性与实效性原则。以师生亲身实践、参与活动、体验学习为主要方式,通过宣讲活动及开设活动课、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;活动要具有趣味性、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2、整合与互补原则。将“学校道德讲堂”与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相互补充,与家庭、社会教育共同完善,整合学校长期开展实践教育、体验教育活动的工作经验,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,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开。
3、全体性与主体性原则。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活动,并辐射周边社区和居民,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;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,鼓励师生主动参与、独立思考,自助自立自强,促进师生健康教育整体氛围的形成。
三、目标任务
建设“道德讲堂”的总体目标是:以提升师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,以加强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“四德”建设为重点,强化宣传教育,引导学生“积小善为大善”、“积小德为大德”,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。
建设“道德讲堂”的具体目标是:形成“好人好报”的社会共识,推动“知行合一”的道德实践。把促进转化作为建设我校“道德讲堂”的首要目的,将先进的道德理念内化为群体意识,在行为上由“他律”转向“自律”,引导师生在实践中完善自我,提升素质。营造“崇德尚善”的浓厚氛围。把对学校重点人群的教育引导作为突破口,以点带面,使大家在参与中认知、感悟、接受、提高,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,使“讲道德、做好人”蔚然成风。
四、主要内容
我校“道德讲堂”以加强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“四德”建设为主要内容。
1、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:文明礼貌、助人为乐、爱护公物、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,以“礼仪”为核心。
2、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:诚实守信、爱岗敬业、办事公道、热心服务、奉献社会等,以“诚信”为核心。
3、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:夫妻和睦、孝敬长辈、关爱孩子、邻里团结、勤俭持家等,以“和睦”为核心。
4、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:友善互助、正直宽容、明礼守信、热情诚恳、自强自立等,以“友善”为核心。
五、主要措施
1、建设讲堂。我校“道德讲堂”设于南校区综合教学楼的六楼多功能报告厅,可容纳200余人;讲堂外面醒目位置设“郴州广播电视大学道德讲堂”牌子、宣传栏等;讲堂设主席台,制作统一背景,两面墙上布置经典道德理论的宣传标牌,展现“道德”内容,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衬托讲堂,营造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。每次“道德讲堂”开讲之前,在学校大门口展出宣传海报,同时在门头led显示屏上打出宣传标语,广泛宣传。
2、建设队伍。以“自身素养强、道德素质高、文化修养好”为标准,组建专兼职结合的社会化宣讲队伍。一是要发挥学校骨干老师、优秀班主任、学科教师、优秀职工的带头示范作用;二是要整合家庭、社区资源,邀请其中的优秀代表参与学校教育,形成育人合力;三是要特别重视发动各级模范人物作为宣讲员,发挥身边好人的作用,邀请他们现身说法,以点带面。
3、丰富形式。结合我校特色,开展两种“讲堂”形式。一是“面对面讲堂”,开设以“身边人讲身边事、身边人讲自己事、身边事教身边人”为主要载体的面对面课程。二是“网络直播讲堂”,以郴州终身学习网为主渠道,整合全国优质资源,开展在线讲座,扩大受众面。
4、定期开讲。拟每季度开展一期讲座,时间为每季度的第二个星期五下午。“面对面讲堂”和“网络直播讲堂”轮换进行。
六、保障机制
1、组织保障。学校将“道德讲堂”列入全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规划,由校党委统一部署,校党政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,社区大学办公室积极协助有关工作。
2、经费保障。学校将“道德讲堂”工作经费列入全年预算,根据工作实际安排适当经费予以切实保障。
郴州广播电视大学